“活到老学到老”这句古话,对于这老姐俩来说,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。自去年9月起,她们的生活多了一项重要内容——上课。从合唱到八段锦,再到舞蹈和太极拳,年过古稀的她们,背着书包,在社区里开始了他们的“大学”之旅。
邯郸的这两位老姐妹,笑容始终挂在脸上,她们体验到的“家门口”的幸福养老,充实而充满乐趣。
“家门口的大学,名额再多也不用抢”
3年前,孙焕荣的老伴去世,儿女也都各自成家。尽管儿子多次提议她跟随自己去无锡居住,但孙焕荣习惯了邯郸的生活,不愿给子女添麻烦。孤独的生活让她情绪低落,尽管女儿隔天就来探望,儿子也天天打电话,但无法时时陪伴在她身边,孙焕荣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孤独。
为了让生活充实起来,孙焕荣想到了市里的老年大学,但由于名额有限和路程的遥远,她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事实上,与孙焕荣有相同想法的老年人不在少数。和平东社区,这个拥有7个小区、3800多常住人口的社区,60岁以上的老人占据了三分之一。如何满足这些老人对于老有所养更高层次的需求,逐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幸运的是,社区支部书记李艳华发现了这一需求,带领团队经过多次筹划,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,整合社会资源、搭建学习平台,最终成功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第一个社区老年大学。
“看到微信群发出的老年大学招生通知,我第一时间报了名。之前市里有了老年大学我就觉得很好,现在家门口就能上,真是太好了!”孙焕荣说,老年人不仅渴望学习新技能,更渴望社交和生活的充实。社区老年大学,是最好的解决办法。
如今,13号楼的王大爷报了书法等课程,7号楼的刘阿姨学习舞蹈,10号楼的“空巢老人”李阿姨也在这里结识了新朋友,一起上课、一起买菜,不再孤单。
“每天都有新收获,课程不断更新”
“一条大河波浪宽,风吹稻花香两岸……”11月19日,和平东社区老年大学如期开课,孙焕荣和邢淑荣在课堂上认真学习。
邢淑荣格外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,因为她72岁了还从未进过学校的大门。小时候因为家里穷,她只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,甚至都不能算是在纸上写字,只能说是乱画。
邢淑荣从不识字、没文化的遗憾中走了出来,在社区老年大学,她第一次接触到了书法、健康管理、模特、太极拳、合唱、舞蹈等“时髦”课程。
“这里面的课程都很实用,尤其健康管理课,基本场场爆满。学习之后,家里小孩头疼脑热的,我都会按穴位。”邢淑荣说,虽然才学了短短几个月,她已经感觉到收获满满。
社区老年大学不仅让邢淑荣学到了新知识,也让她找到了自信。邢淑荣说,虽然唱歌时五音不全,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,她满腔热情不减,每次上课都认真听讲,回家后就一遍遍地练习。
“今年新增的太极拳课程让我格外喜欢。课程还会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来调整,真是越来越贴心了。”邢淑荣笑着说。
“新学的才艺,今年派上了用场”
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……”10月1日下午,和平东社区庆十一文艺汇演圆满结束。
之前总是作为观众的孙焕荣和邢淑荣,今年终于站在了舞台上。自从参加了社区老年大学,她们就成了活动中心合唱室的常客,参与活动、排演节目,终于能在节日的文艺演出中展示自己的才艺了。
近年来,随着我市对老年教育的积极推进,社区老年大学成为探索“文化养老”的新模式。像孙焕荣和邢淑荣一样,通过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,活出绚丽多彩的晚年生活,这样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。
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薛雅兰/文 邱勇慧/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