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民日报记者 李栋报道】
俗话说得好,“头年修水利,来年底气足”。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一环。当下,正值全国冬春农田建设的关键时期,粮食主产区正抢抓工期,攻坚克难,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做好充足准备。
小雪时节,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辛村镇北贤孝村的高标准农田“沟渠连通”项目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。十几台挖掘机正卖力地挖掘着沟渠,工人们则忙着对新挖的沟渠进行平整。
“以前田边的沟渠不是被杂物堆满,就是被填平,现在挖好这些沟渠,来年浇水就方便多了。”村民刘军得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辛村镇党委副书记宋俊杰介绍,这项惠民项目的建成,将使农田在雨季能够顺畅排洪,旱季能够保水,解决了农田灌溉水源问题,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。
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,有力支撑着农业丰收、百姓安居乐业和经济发展。近日,在河南省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暨农村沟渠连通整治推进会上,副省长李酌强调,冬春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时期,各地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,构建系统完备、循环通畅、排蓄可控的农村沟渠网络体系,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抗灾能力,筑牢粮食生产基础。
据水利部最新调度显示,目前全国冬修水利进展顺利,581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正加快推进,力争年底前完成骨干工程建设,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。
农田沟渠被誉为农田水利设施的“毛细血管”,它关乎农田灌排是否通畅,是实现“旱能浇、涝能排、洪能防”的“最后一米”。近年来,随着降雨带北移,北方地区极端干旱和暴雨明显增多,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现象。
在农业农村部、水利部召开的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部署推进视频会上,相关负责人强调,必须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,打通从主干渠道到农田沟渠的堵点卡点,防止因农田沟渠与骨干渠系衔接不畅导致的灌排功能不足,进而引发严重的农业灾情。
“各地要切实加强平原易涝区农田水利综合治理,开展排灌沟渠修复整治,提升农田建设水平。”该负责人如此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