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湘潭、福建厦门、湖北武汉: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助推医疗质量提升、降低医疗费用
本报记者 颜珂 王崟欣 强郁文
图片1: 湘潭市中医医院,患者接受治疗的场景。 图片2: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,工作人员正在讨论按病种分值付费方案。 图片3: 厦门弘爱康复医院,患者陈其雄正在接受康复治疗。
引子
湖南湘潭市民肖晓芳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医疗改革的巨大成效。七年前,她因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,住院总费用28.7万元,自付近7万元。今年9月,她完成第二次手术,手术难度与前次相当,但总费用不到18.3万元,自付部分仅2.18万元。这背后的原因,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成功实施,促使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,规范诊疗行为。
医保支付改革带来的变化
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,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转变为按病组付费或病种分值付费,科学分组、明晰标准,将“为治疗过程付费”变为“为治疗结果付费”。这种转变,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,还促使医疗机构通过优化流程、提高效率来控制成本。以湘潭市中心医院为例,通过梳理近三年的数据,发现超过一半的病组费用超出全市平均水平。改革后,医院开始重新审视运营方式,通过减少供应商数量、统一招标采购等措施,实现了医疗费用的显著下降。
医疗机构应对方式
面对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,医疗机构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运营模式和路径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运营成本。厦门市中医院通过成立运营管理中心、优化成本与支出,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节约。同时,武汉市中心医院每月评选标杆团队,提升服务效率,降低服务成本。
服务供给与医疗质量
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动下,医疗机构不仅重视控制成本,还提升了服务质量。以湘潭市为例,创建了按病组付费反欺诈大数据信息系统,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及医疗服务质量。对于不适合按病组或病种分值付费的情况,多地探索了灵活的协同机制,如按床日付费和特例单议机制,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。
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未来
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仅降低了医疗费用,还促进了医疗机构的提质增效,实现了医疗、医保、医药的协同发展和治理。未来,改革将继续深化,精细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,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。
(文中患者均为化名)
《人民日报》2024年11月22日 13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