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说法,说八路军在华北对抗的日军,属于日军二三流部队,战斗力差。
这种说法无疑是在试图贬低华北日军的实力,从而否定或削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的意义与作用。然而,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其实,八路军在华北对抗的日军虽然大部分是二三流部队,但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差,和国民党军所面对的日军水平相差无几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,我们可以通过“豫湘桂大捷”这一历史事件来进行比对。在这场战役中,国民党军被日军打得落花流水,一溃千里。那么,参与这场战役的日军,其战斗力应该很强吧?
在豫中会战中,国民党军在短短37天内失去了38座城市,损失惨重。那么,究竟是哪些日军部队导致了这一局面呢?
参加豫中会战的是日军以下部队:37、62、110、27、63、65、69、战车3等师团,还有独立混成第7旅团,独立步兵9、11旅团,骑兵第4旅团。
其中,27是临时师团,37是警备师团,110是特设师团,都可以算是日军二流部队。62、63、65、69是治安师团(无配属炮兵联队),算是日军三流部队。战车第3师团(又译坦克第3师团)是专门的坦克师团,是日军的一流部队。除了他们以外,再加上独立混成第7旅团、骑兵第4旅团,都是在日军华北方面军序列中存在多年,和八路军反复鏖战的部队。
也就是说,在参与豫中会战的日军当中,只有独立步兵9和11两个旅团,未曾和八路军交过手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两个旅团是1944年才新组建的部队,只有步兵大队,没有旅团直属炮兵,属于日军三流部队。
可就是这些日军的少量一流,大量二流三流部队,能在短时间内把河南的国民党军打得一溃千里。那么,八路军面对的都是什么样的对手,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我们再比较一下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。
长衡会战参战日军序列有9个师团,其中2个是参加过豫中会战的(27、37)。另外七个是:3、13、34、40、58、68、116。
其中34和40师团,是警备师团。116师团是特设师团。这三个师团是日军的二流部队。58和68师团是治安师团,是日军的三流部队。只有3和13师团,属于日军甲种常设挽马师团,是日军的一流部队。
桂柳会战的日军参战部队大部分是参加过长衡会战的,新出现的番号主要是22、104两个师团和独立混成22、23两个旅团。22师团属于和华北的27师团同级别的临时师团。104师团属于和华北110师团同级别的特设师团。都是日军二流部队。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和华北的独立混成第7旅团同级别。
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,整个“豫湘桂大捷”过程中,国民党面对的日军水准,跟前几年八路军在华北面对的日军并无多大差别。都是少量一流部队,大量二流或三流部队。
从国民党军在“豫湘桂大捷”的表现来看,八路军面对的日军一点也不弱,是很凶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