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网

万亿元产业链这样炼成——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调查


万亿元产业链这样炼成——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调查  -图1

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。

电子信息制造业,作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之一,其规模之大、技术更新之快、产业链带动之强,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表现尤为突出。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.8%,比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高7个百分点,凸显出这一行业的强劲势头。而在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地中,四川成都近20年的厚积薄发过程尤为引人注目。

成都,这座内陆城市,曾因地理位置的限制,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。然而,近年来,成都紧抓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的转移机遇,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,并成功打造了万亿元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。面对未来产业制高点的争夺,成都如何布局,将成为关键。

自2020年规模突破万亿元后,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健增长。2023年达到1.3万亿元,今年前8个月达到7926亿元,同比增长5.6%。成渝地区因此成为国内排名第四、全球前10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地。成都聚集了2000多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,拥有华为、华虹、京东方等链主企业50余家,并培育了卫士通、极米科技、天邑康和、创意信息等本土上市企业30多家。这一庞大产业集群的形成,在全国并不多见,成都是如何做到的?

万亿元产业链这样炼成——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调查  -图2

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效应。

有聚集才能成链

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“十五”期间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期,以长三角、珠三角、环渤海等地区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基本形成。当时,成渝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对落后,直到进入新世纪,成都紧抓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大转移机遇,优化投资与政务服务环境,强化园区载体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才使得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得以腾飞。

自2003年开始,成都成功吸引英特尔、戴尔、仁宝、联想等全球知名电子信息企业落户,并促进了集成电路、智能硬件、通信设备、软件等企业的迅速集聚。20年间,成都在“芯、屏、端、软、智、网、安”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几个主要方面同时发力。

成都的软件产业经营主体已超过20万户,规上企业1450家,总收入达7127亿元,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一半以上。成都的智能终端产业也实现了营收4086亿元,形成了从产品研发、核心组件、终端集成及应用,到整机组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。

随着京东方、中电熊猫等项目的建设投产,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加速发展,成为全国显示产业的前三强,产业链完善度达到73%。

集成电路产业尽管受到“卡脖子”的影响,但近5年每年跨上一个百亿元台阶,培育出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41家。

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每一个细分赛道,成都都有实力雄厚的链主企业,既有京东方、英特尔、华为、华虹等知名企业,也有极米科技、菲斯特等正在成长中的企业。


有资本才能强链

近年来,成都通过产业基金为依托的资本招商方式,成功吸引并促成了诸如京东方第8.6代AMOLED生产线等重大项目。例如,总投资630亿元的京东方第8.6代AMOLE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西区全面封顶,仅用了183天,是四川工业发展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。对于京东方而言,成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,除了其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外,以产业基金为依托的资本招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像京东方这样的重资产项目,通常需要当地政府参与投资配套。成都通过产业基金,成功引入海光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,通过投资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上市。

产业基金模式能够以少量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,实现政府、社会资本、企业三方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,通过“以投带引”模式实现强链补链,引进一个,带来一群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上下游联动效应,最终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圈。

以成都高新区为例,2021年底,通过5年3000亿元产业基金组建计划,加速了“资助—种子—天使—创投—产投—并购”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,成为中西部资本密度和投资活跃度最高的地区。电子信息产业因此受益,快速发展壮大。

北京大学教授路风表示,许多地方政府正逐渐转变“招商引资模式”为“创造产业模式”。创造产业模式是地方政府有目标地引进特定的企业,填补当地产业空白,要求地方政府参与投资,掌握选择产业的权利。

万亿元产业链这样炼成——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调查  -图3

成都的IC设计产业园。

有人才才有产业

电子信息已成为成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主导产业。20多年前的远见和20多年来的坚守,源于什么?相关研究人士表示,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的一个扬长避短的选择。

成都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,国家在成都布局了一批电子方面的科研院所和众多重要电子企业,每年向社会输送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毕业生4万余人。电子科技大学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,许多企业负责人表示,当初决定在成都投资,正是看中了电子科大。

电子科大每年有40%以上的毕业生留在成都及周边就业,近5年留下来的毕业生有4.3万名左右。这些毕业生带着知识、技术,不断推动创意落地,孵化新兴企业。

在成都电子信息行业,不乏由电子科大教师或毕业生创立的企业。例如,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钟波便是电子科大的毕业生,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家用投影市场的领军者。

稳定的人才来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,成都丰富的人才资源,加上适宜的生活环境,吸引了大量电子信息企业在此扎根。

如果说基础和人才是“扬长”,那么从交通视角看,成都当初的选择就是“避短”了。成都拥有天府、双流两座国际机场,便利的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又成了吸引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落地成都的“优选项”。


有联动才有成长

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,还与其他行业紧密联动,如新能源汽车、卫星互联网及卫星应用等,为产业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

随着四川正大力开展新型工业化和“智转数改”,工业软件推动工业信息化,同时工业信息化需求又推动工业软件繁荣。例如,东方汽轮机公司利用工程仿真软件,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、生产周期。

站在新起点,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正紧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,以期在未来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先机。


来源:《经济日报》2024年11月21日9版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choozh.com/post/626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x

注册

已经有帐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