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未成年人在手游中误充值的新闻频发。受疫情影响,许多孩子在家中上网课时使用家长的移动设备,不慎踏入扣费陷阱。据黑猫投诉、聚投诉等平台显示,有关未成年人误充值的投诉已达数千条,涉及“诱导未成年人消费”、“自动扣款”、“无需实名认证”等问题,金额从几百到十几万不等。
未下载游戏,未实名认证,也能大额充钱?
李女士向《消费者报道》反映,孩子在用手机学习的过程中,因点击了游戏广告而误充了5000多元。李女士查询后发现,其支付宝从7月中开始被扣款,共计23笔,合计5497.88元,均流向了“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”。李女士表示,自己的孩子和她一样被扣费的家长有很多,并加入了一个维权群。经交流,她发现这些钱都被充进了一个名为“全民枪神”的游戏。
李女士表示,孩子从未使用过支付宝,只是点击了弹出的游戏广告,但并未输入密码。向OPPO客服咨询后,客服称大额扣费是密码支付,但无法查询玩游戏的具体时间。李女士对扣费产生原因感到困惑,并与支付宝和花呗客服及OPPO客服多次沟通,但对方均表示只能退还部分费用。
平女士的孩子在视频平台的小游戏中看到广告,点击进入名为“天姬变”的游戏,短短3小时内被扣费26000多元。平女士表示,她的支付密码只有自己和家人知道,且平时外出均使用现金支付。她对此感到非常困惑,并担心是否只有使用OPPO手机才会遭受这样的损失。
未成年人误充手游怎么办?
对于未成年人误充值手游的问题,国家已发布相关通知,要求企业要求已有用户全部完成实名注册,并对未完成实名注册的用户停止提供游戏服务。通知还详细规定了付费服务的限额。
然而,法律从业者郭小明表示,这一通知类似于规范性的指引,不具有强制执行力,对企业的震慑力有限。北京市京师(郑州)律师事务所欧阳一鹏律师表示,关于未成年人误充值游戏的问题,法律已有相应的规定。8周岁以下的孩子进行的网络充值活动原则上可以认定为一律无效,16周岁以下的限制行为能力人,需根据具体情况判定返还数额。
欧阳律师强调,OPPO规定只退款60%是不合理的,应予以纠正。同时,家长也应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,保管好手机支付密码等重要的凭证,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。
然而,为何会出现家长所述的“没有下载游戏,也没有注册和登录,更没有实名认证,就直接扣款”的情况?游戏服务的提供者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并告知用户?为此,《消费者报道》向OPPO和欢太公司发送了采访函,但截至发稿前均未收到任何答复。
阿里花呗在本文发布后回复称,经过核实,用户操作账户是通过校验密码支付的,并非文中消费者表述的直接扣费。